美国寿险与亚洲寿险:保费差异背后的真相
不少华人朋友都会好奇:
“美国寿险是不是最便宜的?”
“为什么很多大陆高净值家庭要跑到香港、新加坡买人寿保险?”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美国寿险与亚洲寿险的保费差异,以及背后的真正逻辑。
一、美国寿险:竞争激烈,性价比全球领先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拥有数百家保险公司。
· 定期寿险(Term Life Insurance):对于健康的年轻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保障,每月只需几十美金。
· 储蓄型寿险(Whole Life/IUL):保费不算最低,但产品结构透明,利率环境有优势,现金价值增长潜力大。
关键优势:
市场成熟、竞争激烈→拉低价格
核保细致、健康人群→保费极具优势
美元利率长期较高→保单现金价值增长更快
因此,美国寿险,尤其是定期寿险,几乎是全球最划算的。
二、香港/新加坡寿险:跨境热门,但价格不低
很多大陆客户喜欢去香港、新加坡购买人寿保险,主要原因是可以配置美元或港币资产、实现资金海外分散。
但就保费而言,这些市场的产品往往比美国更贵,特别是IUL。
原因有:
1. 利率差异
美国IUL cap rate通常在9%~12%,长期增长潜力强。
香港、新加坡IUL cap rate一般7%~9%,收益空间较小。
2. 市场定位
香港、新加坡IUL主打“离岸理财”,客户以高净值人群为主,定价带有溢价。
美国IUL面向本土大众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更亲民。
3. 公司规模
美国保险公司资金规模庞大,分摊运营成本能力强。
香港、新加坡市场小,公司定价压力大,费用自然更高。
👉总结:香港、新加坡的寿险并不是更便宜,而是提供了一种“跨境资产配置”的选择。
三、中国大陆/台湾寿险:保费看似低,回报有限
在大陆和台湾,保险产品往往更强调“理财”和“储蓄”功能,很多是分红险、万能险。
· 保费看似不高,但现金价值增长慢。
· 佣金比例高,费用透明度不足。
· 投资渠道受限,保险公司难以提供与美国产品相同的长期收益。
因此,虽然在一些案例中,亚洲储蓄险的“首年保费”看上去更低,但长期来看,实际回报未必划算。
四、对比案例:30岁男性
美国:30岁、不吸烟男性,买100万美元定期寿险(20年期),月保费约$25-$40。
香港/新加坡:类似额度,月保费往往要更高,而且cap rate限制收益空间。
中国大陆/台湾:产品更偏储蓄,定期寿险不普及,100万美元保障额度很难直接买到,费用也不低。
五、结论
定期寿险:美国无疑是全球最划算的。
储蓄型寿险(IUL/Whole Life):美国产品未必绝对便宜,但通常更透明、更灵活、长期回报更强。
香港/新加坡产品:更多是满足高净值客户的跨境配置需求,但保费并不低。
大陆/台湾产品:保障性不足,理财功能多,但长期回报一般。
✅一句话总结:
美国寿险的优势不在于“全球最便宜”,而在于“性价比最高+市场透明+长期收益”更优。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华人家庭,更适合在本地就完成寿险配置。
作者:卷舒,美国人寿保险签约经纪人,欢迎扫码咨询!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指数万能寿险(IUL)的产生、发展与现状——为什么它是当代财富规划的重要工具?
打造立体式退休收入系统:IUL、401(k)、IRA与年金的协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