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副刊

【田园专栏】为什么鸟儿先知道?

作者:杨萍

7月中旬各种枣儿开始成熟,大量的鸟儿蜂涌而至。每次去看枣树的时候总要赶鸟。枣树长得很高,不像葡萄藤那么低,鸟儿会和人捉迷藏。从一个枣树上飞到另一个枣树上。或者在高高的枣树梢上冷眼观看着我。让我有点无可奈何的无力感。

枣儿的香甜吸引着无数的鸟儿

其实鸟儿从6月底已经陆陆续续啃咬绿色的枣子。一般只吃一两口。啃过的往往先变红,会吸引更多的鸟儿。

记得我当时不知道梨什么时候成熟,被告知鸟儿开始吃园中水果的时候,说明果子已成熟可以采摘。

曾在写《夏日清晨》这篇文章的时候观察到鸟儿对不同颜色的葡萄喜爱程度不同。更喜欢红色和紫色的葡萄。

鸟儿的最爱

无花果更是对鸟儿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除非套袋保护,要不然极少能看到成熟的无花果。让人不禁感叹是不是鸟儿在水果成熟方面比人更聪明呢?想到狗的噢觉比人灵敏多,会不会鸟儿也有更好的噢觉或者视觉呃?

人吃不着的无花果

乌吃果子一是饿了为了找食吃,还有就是果子的香味,甜味和颜色的刺激。乌的进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果子未成熟时,不是没有鸟,而是鸟来得次数少,也不是成群的来,所以果农就认为没事,就不去管它。而在这个过程中,鸟就知道,在这个地方觅食是安全的,等到果子成熟了,一旦尝到好吃的果子,也会把同伴们吸引过来,就会成群结队的来,赶也赶不走。

敏感的嗅觉:在网上查到有些鸟类能闻到成熟水果的气味。虽然颜色和大小等视觉线索通常是鸟类寻找食物的主要方式,但有些鸟类也会利用嗅觉来寻找成熟的水果。会被成熟水果的气味所吸引。

亚洲梨还没成熟已经被祸祸了一大半

并非所有鸟类都有嗅觉:许多鸟类更依赖视觉和听觉来寻找食物。但是喜欢吃水果的鸟类基本上都对水果的香气和甜味极其敏感。

卓越的色觉:大多数鸟类的眼睛里有四种视锥细胞,而人类只有三种。这种增强的色觉使它们能够更细致地辨别颜色。鸟儿们对红色或者紫色还是比较敏感的。颜色越深越喜欢。

紫外线敏感度:鸟类的一种视锥细胞对紫外线(UV)敏感。成熟的水果在紫外线下通常会发出荧光,这意味着它们在鸟类的视觉中会“发光”,使其在树叶的映衬下更容易被发现。


早期检测:鸟类能够辨别颜色并识别紫外线,这使得它们比人类更早地发现成熟的水果。试吃更是鸟儿的专属体验。

危险因素:俗话说鸟为食亡。鸟儿虽然聪明但也有危险。后院的野猫,老鹰和人类的防鸟网等都是鸟儿的天敌。

总之鸟儿在判断果实是否成熟方面比人聪明的多。远远看去,先看色彩,加上气味就能决定是否适合吃。相比人类去后院的时间,鸟儿有足够的时间去试吃,总是会找到最熟的果实。春江水暖鸭先知,水果成熟鸟先知。

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我发现鸟儿开始吃水果的时候并非一定是水果成熟。刚开始收葡萄的时候是6月下旬,因为很多鸟儿都在吃。后来发现如果保护葡萄到7月下旬,葡萄会更甜美。

前几天邻居来我家后院摘枣子。看到我在梨树下方用袋子套起来的十几个亚洲梨,戏说人鸟共享水果,而且鸟儿享受了绝大多数的水果,也是一种和谐相处模式吧。

分享到:
来源 亚省时报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