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美籍华人收藏家陈灿培:为何一次次讲起“飞虎队”的故事?

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美国华人收藏家、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将收集到的飞虎队文物无偿捐赠给中国多家博物馆,截至目前累计超过2万件。

在中国人心中,飞虎队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

2025年7月4日,陈灿培(右)获颁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证书。黎冯/摄

时间退回到1941年,一批美国青年飞行员在陈纳德将军率领下,组成美国航空志愿队(The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来到中国。飞虎队早期队员主要由退役的美国飞行员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以志愿者身份,跨越重洋、驰援中国。

从美国航空志愿队到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这支以插翅猛虎为标志的空军部队在昆明驻扎了5年。他们开辟了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执行国际援华战略物资运输任务。

2025年7月4日,陈灿培在开幕式现场发表讲话。黎冯/摄

在今年7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的《螺旋桨切割云层的声音——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展览开幕式上,陈灿培讲述起自己与飞虎队的故事。1967年,他只身一人从澳门到美国留学,如今他带着全家9口人回到中国参与纪念活动,无限感慨。

2025年7月4日,展厅现场展出飞虎队的相关展品引起参观者讨论。黎冯/摄

2007年,一位华侨朋友问陈灿培,丈夫走后留下的两件飞虎队军装是否愿意收藏。“刚好那一年,飞虎队华裔老兵在洛杉矶有一个聚会。当时华裔老兵身体还算硬朗,我便询问老兵们是否愿意回到广东家乡看看,他们欣然答应。”

据陈灿培介绍,2007年美国飞虎队华裔老兵及家眷一行49人赴华,访问团中有台山籍老兵9人,开平籍2人。飞虎队华裔老兵向台山等相关博物馆捐赠“二战”期间飞虎队历史文物资料,包括相片、奖章、徽章、军服、杂志、报纸等。

2025年7月4日,现场展出飞虎队纪念章。黎冯/摄

陈灿培回忆,当时行程从广州、江门到台山,飞虎队华裔老兵一路都受到“英雄”般的接待。“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虽然我自己不是飞虎队队员,但是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一点事。”

正是从那时起,陈灿培开始收集飞虎队物品。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飞虎队文物的价值,陈灿培从互联网平台开始进行收藏。从飞虎队到二战中美同盟的文物,陈灿培的收集范围越来越广。

陈灿培反复提到,整个收集过程非常感谢爱人的支持。

2025年7月4日,飞虎队相关展品资料吸引参观者拍摄。黎冯/摄

如果非要问陈灿培做这件事的意义何在,他给出的答案是:“飞虎队的故事是中美友谊最好的历史见证,合作则双赢。而华侨华人是讲述这段友谊最好的人选。”

今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云南飞虎队纪念馆、江门市博物馆等,都收藏着关于飞虎队的文物,不断向公众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广州市真光中学等学校加入飞虎队友谊学校项目,开展中美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在战后长达80年里,飞虎队与中国朋友的情缘,赓续不断。(完)

林夕/文

分享到: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