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草”二次登陆上海:复活后又“卷土重来”,这次台风为何不走寻常路?
【本报综合讯】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于北京时间7月30日4时3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岛沿海登陆。同日16时40分前后,“竹节草”又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减弱为热带风暴级。
7月29日,随着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临近浙江东部,杭州西湖上空云层渐厚。(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受“竹节草”影响,甬江流域前24小时降雨量106毫米,气象预报未来24小时降雨量22毫米。7月30日7时25分,甬江流域姚江大闸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2.0米,甬江发生今年第1场编号洪水。
在舟山,当地70条水上客运航线全线停航,14个涉海景区均已关闭,210个避灾安置场所全部开放。
当前,浙江宁波多地出现积水情况,其中宁波象山城区部分路段严重积水,道路积水最深的地方没过腰部,部分路段已封道;象山石浦镇南汇村发生山体滑坡,工作人员已前往处理;该市海曙区266个避灾安置场所全部准备就绪,可容纳11万余名民众避险。
宁波市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于30日5时调整防台应急响应为Ⅱ级,并协调市县两级交通、水利部门开展积水路段交通管制和积水抽排,教育部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该市中小学生暑期托管及校外培训机构停课一天,交通部门对部分路段开展限速、封道管制。
上海上观新闻报道,这一次“竹节草”有些不走寻常路,除了“死而复生”,还患上了“拖延症”,比此前预报登陆时间晚了近一天。
7月26日,因“竹节草”减弱为温带气旋,中国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然而距此不到48小时,“竹节草”残余环流在东海南部重新集结,再度加强为热带风暴,正式宣告“复活”,直指江浙沪。
台风为什么会“复活”?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首席专家朱定真解释说,所谓“复活”的台风此前其实并没有真正消亡,如果环流彻底散了再形成的就是全新“胚胎”。实际上,每个台风在其生命周期中本就时强时弱,当它减弱到低于热带风暴级别,就会被停编,但只要残余环流尚存,就有机会再次强盛,随即“复活”。
台风“复活”的情况并不多见,有据可查的上一次还是11年前。通常,当台风在海上遭遇环流调整,就可能被削弱势力。例如本次重生的“竹节草”就是因为和力量相近的第7号台风“范斯高”发生互旋作用,相互拉扯、争夺水汽,导致强度一度减弱。7月27日晚,“竹节草”的残留云系吞并了附近环流,整合增强,打赢了“复活赛”,再次升级为热带风暴。
上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主任汤杰指出,过去台风“复活”多见于南海,因为南海气候环境复杂,台风更容易受到阻碍而暂时变弱,像“竹节草”这样从东海海域“卷土重来”的案例并不多见。今年,季风槽内有多个热带扰动存在,为台风的重新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