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想:五星级酒店开始摆地摊,谈不上丢面儿
最近,摆地摊的中国五星级酒店火了。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门前排起长队,李先生手中焦香的烧鸭香气喷喷;郑地奥体建国饭店餐食两小时售罄,还有单日营收9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销售战绩……这些画面描绘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幅新图景:曾经在云端的五星级酒店,正在弯腰融入市井烟火。
中国五星级酒店的外摆区摊位前人头攒动。(图片来源:成都红星新闻客户端)
从郑州到济南、杭州、长沙,星级酒店下场“练摊”已非罕见,丽思卡尔顿把和牛汉堡推到天津街头,常州文璞酒店曾把自助餐余量做成“剩菜盲盒”,长沙潇湘华天干脆让大厨站在摊位里边剁猪蹄边直播……星级酒店摆地摊,是把固定成本“摊”薄,把品牌声量“摊”大,把现金流“摊”快。有人欢呼“终于吃得起五星大厨的手艺”,也有人质疑“高端滤镜碎了一地”。
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总经理雷玉明称“我们没觉得五星级酒店怎么了”,并直言不在乎别人说摆地摊掉价。曾经象征奢华的五星级酒店,如今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中国文旅部数据显示,2019年底,中国五星级酒店数量为845家,而截至2024年三季度,五星级酒店数量已减至736家。
星级酒店摆摊绝非简单的“高配版地摊”,而是精准捕捉到消费心理的嬗变。当年轻群体在社交媒体晒出“五星酒店小龙虾自由”时,他们追逐的不仅是200斤日销的味觉狂欢,更是打破消费次元壁的仪式感。这种“可触摸的奢华”让高端服务褪去神秘面纱,用亲民的价格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品牌下沉。
数据显示,永和铂爵地摊单日4万元、奥体建国饭店9万元的营收,印证了这种模式的市场接受度。酒店后厨的标准化流程、星级厨师的精湛厨艺,与地摊经济的即时消费特性形成奇妙化学反应,创造出“米其林摊贩”的独特场景。这种跨界融合,本质上是对消费场景的重新解构——高端品质不再囿于水晶吊灯下,而是可以存在于任何触达消费者的空间。
“星级的手艺、街头的价格”,高档酒店摆地摊想告诉外界的是:真正的消费升级不是价格的攀升;有效的市场下沉不是品质的妥协。当五星大厨的围裙沾上人间烟火气,当高端服务弯腰走进市井巷陌,写下的就是一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叙事。(司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