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遭遇特大洪水后 贵州榕江生活正在“重启”
【本报综合讯】6月28日,贵州榕江县防汛等级从IV级连升到I级。都柳江洪峰超保证水位,寨蒿河、平永河水位快速上涨,被两河一江包围的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3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北京时间29日上午10时,当地终止防汛I级应急响应,转入常态化防汛工作。目前当地已进入灾后清淤、消杀等工作。
6月27日,航拍洪灾后的贵州榕江县城。(图片来源:中新社)
北京中青网报道,在过去的一周内,榕江县经历了两次洪峰过境。6月24日,榕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县城部分区域紧急撤离的通知》,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县城多处区域面临严重洪水威胁。当天2时40分,流量超50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进入榕江县兴华乡。到了25日,洪水开始渐渐退去。难以预料的是,洪水又杀了个“回马枪”,距离第一次洪峰过境仅3天。6月28日,洪水再次抵达,当地也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Ⅰ级。
北京《新京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公开资料显示,榕江县总面积约3315.8平方公里,计算降雨量总体积为:0.2×3315×1000000=66300万立方米,按照杭州西湖的库容量1429万立方米进行当量计算,相当于在22日至24日,至少有46个杭州西湖的水泼向了榕江县。
在上一轮强降雨侵袭下,榕江县多处积水严重,多支力量驰援榕江抗洪救灾。原本县城已经进入清淤、消杀阶段。但就在6月28日,榕江县气象台再一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北京时间当日中午,当地发布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当防汛升级、警报拉响后,全县总动员,迅速组织排查转移民众,有四万多人进行了转移。
相比上一次洪峰过境,这次,榕江县的撤离更有效率,应对也更充足。善意涌向榕江。6月27日,榕江县开通2个物资捐赠接收点,设立7个生活物资临时领取点。榕江工业园区物资点工作人员杨国恒看到,最近几天,矿泉水、面包、被褥、折叠床、雨具、蚊香等物资一车车地被送到这里来。
榕江也回馈援手者以善意。一位来自山西的志愿者告诉榕江县第二中学安置点负责人杨娟,他外出购买生活用品,付款时才发现手机没有信号无法扫码,一位本地的农民大叔主动替他付了款。
榕江县忠诚镇的合约食堂,则几乎24小时不停歇地,每天往县城里供应着上万份餐饭。镇党委书记杨胜涛穿着红色球衣,举着大喇叭喊:“灾区的群众可以(吃),来救援的外头的也可以(吃),我们后勤的人只吃个三分饱,我们都多打一个饭出来,去支援一线,好没好?”“好!”周围系着蓝色围裙的居民回应。
洪水退去后,每个人都在为了这座县城早日恢复生机而努力。
北京时间6月30日10时许,许多人正在榕江县图书馆清淤,洪水来的时候,这个图书馆绝大部分书都被洪水泡了,他们将图书馆的重要文件找了出来,晾晒在三楼。
一位五旬的村民在脚上套着塑料袋,穿着家里仅剩的一双已经坏了的雨鞋,来到图书馆清理淤泥,她的脚已经受伤。她脱掉雨鞋,用水冲脚上的淤泥,随后,再次用塑料袋将脚包了起来。她说,洪水退去,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想为榕江贡献一点力量,“能出一点力,就出一点力。”
在此之前,她其实从未去图书馆看过书,但她觉得图书馆需要人,“榕江哪里需要劳动力,就往哪里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