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怕没人下棋了!机器人走入中国多地养老院
【本报综合讯】陪老人聊天、下棋,辅助康复……“养老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陆续走进养老院和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了养老服务的品质和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2025年3月,在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使用智慧养老机器人测血压。(图片来源:北京《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北京《工人日报》16日报道,近日的一天早上,广东省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的活动室热闹不已,书写声、麻将声、笑声不断。棋牌活动室内,87岁的严大星推着轮椅,缓缓坐到象棋桌前。他的对手并非老友,而是一台被大家昵称为“元萝卜”的AI下棋机器人。
“它讲规矩,不耍赖。”严大星笑称,自从这台机器人进入院里,他几乎每天都来和它“比划两局”,“终于不怕找不到人下棋了”。
在深圳,部分养老院里有多款智能机器人“上岗”,不仅能推拿、艾灸、辅助康复,还能陪老人聊天、下棋。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养老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陆续走进养老院和老年人的生活,在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有望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现状。
眼下,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走进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的日常生活:AI康复机器人配合治疗师,完成热敷、按摩、理疗等环节;陪伴机器人“悟空”能根据语音指令跳舞、耍杂技,成为老人们的“开心果”……
“给它一个指令,它就开始跳舞、做俯卧撑,比我动作还标准。”94岁的陈本媛回忆初次使用“悟空”的情景时笑着说。
陈本媛喜欢接触新事物,也愿意尝试机器人,尤其偏好游戏、互动类设备,“我特别喜欢康复室里的一款互动机器人——多维情景互动评估训练系统,它能锻炼大脑指挥身体的能力。使用它时要集中注意力,控制方向、判断目标,如果走错,就会‘爆炸’,无法通关。”
“人不动脑、不思考,就退化得快。”尽管对机器人兴趣浓厚,陈本媛也坦言,目前很多设备操作仍需护理员协助。“我们年纪大了,刚开始肯定不熟。但以后慢慢学会了,自己能操作,那就更方便了。”
北京人民网报道,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曾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决定在2025年至2027年间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分阶段实施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项目,推动产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的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
试点工作将聚焦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等应用场景,开展研用结对攻关,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同时,要求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社区和机构类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完成不少于20个社区或20家养老机构应用验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