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进名企、开启创业路、斩获知名奖学金项目……上纽大2025届本科毕业生奔向下一站

【本报讯】5月25日,上海纽约大学举行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来自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毕业生,包括226名来自中国25个省份的学生,与亲友、师长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人生的重要时刻。

毕业典礼现场。(图片来源:上海纽约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鼓励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作曲家”

上海上观新闻客户端报道,这是上纽大首次在校园内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们身着紫色学位服,接过由上海纽约大学和纽约大学颁发的中美两张学位证书,正式迈向人生新阶段。这一刻,是他们四年努力求学的结晶,也是他们一路跨越文化、连接世界的见证。

今年典礼的致辞嘉宾是知名钢琴家孔祥东,上纽大校长童世骏为他颁授了“上海纽约大学校长荣誉奖章”,以表彰其在艺术与社会领域的卓越贡献。在致辞中,孔祥东勉励毕业生勇敢走向世界,拥抱自己的“与众不同”。他说:“世界终将属于那些敢于重构想象的人。就像上海纽约大学本身——中美合办的基因、全球化的视野,早已证明了‘不同’恰恰是创新的起点。你们的名字是‘上纽大制造’,而‘不同’正是你们最强大的标签。”

随后,孔祥东为毕业生们演奏了原创钢琴曲《希望之树》,以此鼓励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作曲家”。他强调:“无论是代码、方程、商业计划,还是社会倡议,请让你们的‘作品’充满三个音符:第一:真——如钢琴的钢板,经得起时间淬炼;第二:善——如募捐箱前踮脚的孩子,微小举动改变世界;第三:美——如拉赫玛尼诺夫的旋律,在混沌中提炼秩序。”

典礼上,来自四川成都、主修数字媒体技术(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邵彦瑞,和来自旧金山、主修金融学和世界史、辅修中文的Sam Kominowski(孔智平),以中英双语联合带来了动情而真挚的发言,引发了台下毕业生们的强烈共鸣,将毕业典礼推向了高潮。

他们将四年的大学生活比喻为“一场打破教育陈规的先锋实验,从学术方式到文化基因,甚至空间坐标都在被重新定义”。他们感叹,这所外界眼中“不同寻常”的大学,为他们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成长体验。Kominowski认为,上纽大赋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理论,更是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在差异中合作的能力,以及在没有现成路径时也能带领他人的能力。邵彦瑞则寄语同窗:“带着这些能力一起出发,去面对未知,拥抱复杂,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

毕业典礼是意义非凡的“最后一课”,当天,校领导们纷纷致辞,为即将奔赴世界各地的毕业生送上深情祝福与人生箴言。

上纽大校长童世骏结合个人骑行经历,与毕业生们分享了对生命本质的哲思。他感慨道:“生活就像环湖骑车,只有不断前行,才能对圆满有所体会,才能在人生旅程的有些点上感受特别丰富的意义和特别难得的幸运。”

上纽大常务副校长雷蒙勉励毕业生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带着多元的目标、幽默感,去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当下,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人生的一项重要功课,就是努力赋予这座桥梁意义——去编织一段故事,把‘你曾是谁’与‘你将是谁’串联起来,书写真实的自己,成就丰盈的人生。”

今年是教授衞周安最后一次以上纽大教务长的身份出席本科生毕业典礼。她以温暖的语言谈及“代际学习”的深远意义。“我们既不是为了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也不是为了紧抱过去无法前行,而是要将其传承下去,必要时重新修补、再度想象,并在织锦中加入属于我们自己的光亮图案。”她建议毕业生学会倾听,勇于与前后辈交换智慧:“智慧来自传承,也将在传承中成就一个更丰富、更美好的世界。”

毕业生们即将步入“真实世界”的更大舞台

受纽约大学华盛顿广场公园“毕业巷”(Grad Alley)传统的启发,今年,上纽首次将这一庆祝形式引入校园所在社区,与邻近的前滩公园巷合作,在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共同打造了面向公众开放的“上纽毕业巷”。在璀璨灯光与紫色氛围的映衬下,毕业生和亲友们穿梭于热闹市集中——美食摊位、本地手作、非遗表演、学生歌舞……社区与校园交融共庆,体现出上纽大作为社区核心成员的独特活力与亲和力。

如今,2025届毕业生即将步入“真实世界”的更大舞台。在多元的道路上,他们将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影响力。

在这届毕业生中,有人斩获含金量极高的奖学金项目,如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奖学金、燕京学者项目、普林斯顿在亚洲项目及富布赖特英语助教项目;有人进入阿里巴巴、苹果、欧莱雅、迪拜Mashreq银行、文华东方酒店集团、万事达卡、麦肯锡、摩根斯坦利、宝洁、思爱普和小米等知名企业;亦有毕业生投身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组织蒙古乌兰巴托代表处、德国汉堡州立青少年音乐学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FSJ Kultur)等非营利组织或项目;还有人选择加入初创企业,或在中国开启创业之路。(完)

分享到: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