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中国国宝回家 美国返还流失近80年的中国楚帛书

【本报综合讯】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16日正式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返还战国时期楚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5月16日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拍摄的战国时期楚帛书。(图片来源:新华社)

香港中通社报道,中国国家文物局16日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两卷内容分别记述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

“子弹库帛书”分三卷,字数超过900字,是中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意义重大、无可替代。

1942年,帛书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被盗掘出土,因此称为“子弹库帛书”,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于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

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第一卷“四时令”早日回归。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指出,此次文物成功回流明显不同以往的是,中国追索历史上流失的文物,通常是在文物进入拍卖或所谓的“捐赠”等环节时予以应对。而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的回归,是中国通过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主动追索国际公约无法直接适用的历史流失重点文物,实现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成功的生动实践,也是为解决国际领域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贡献中国智慧的一个成功范例。

这并非美国今年来首次返还中国流失文物。

北京《环球时报》报道,今年3月4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接收其向中国返还的41件文物艺术品。此次返还的41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包括铜摇钱树和陶座、素面陶鬲、素面带盖铜钫、陶说唱俑等,种类涵盖陶器、玉器、青铜器、佛造像、画像砖及藏传佛教文物等。经专家进行初步图片鉴定和法律分析,该批文物艺术品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

据悉,2009年1月美中两国首次签署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2014年、2019年、2024年3次续签)以来,已合作成功实现20批次59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其中,中国国家文物局同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开展了4批次93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合作。(完)

分享到:
来源 本报综合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