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中国职场AI工具使用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本报综合讯】毕马威近日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信任、态度与应用调查报告(2025)》称,中国职场中的人工智能(AI)工具使用率高达93%,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8%)。

某学校大一学生在公司实习。(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中新社报道,本次调研由墨尔本大学商学院相关研究团队联合毕马威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开展,覆盖47个国家的4.8万名受访者,为同类研究中最大规模。

报告称,全球受访者中58%主动使用AI工具,其中三成每周甚至每天使用。中国职场AI应用率高达93%,50%使用者达到常态化应用水平,展现出显著的领先优势。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本次调研显示,中国受访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度和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不仅反映出中国为人工智能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高水平安全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多地已将确保大模型应用‘合规、安全、可信’作为重要举措。”

全球八成受访者亲历AI技术红利:自动化处理日常工作、个性化服务精准触达、运营成本显著优化、技术门槛持续降低。但受访者同时对网络安全漏洞频发、虚假信息泛滥等风险表示忧虑。

调查显示,全球七成受访者呼吁加强AI监管治理框架,仅43%认为现行法规具备充分约束力。87%的全球受访者(中国为86%)要求构建跨国监管体系,遏制AI虚假信息,敦促媒体与社交平台建立更为严格的事实核查机制。

广州《南方都市报》报道,对于该调查结果,墨尔本大学商学院信任领域主席尼可·吉莱斯皮(Nicole Gillespie)教授认为,公众对AI技术的信任及其安全使用,是维持社会接受度的关键。鉴于人工智能对社会、职场、教育和经济所带来的深远变革,将公众的声音纳入决策和治理体系显得尤为关键。

此外,全球半数受访者坦言不使用AI将面临淘汰压力,这也可能是风险行为的部分动因。“调查发现,人工智能在职场中的应用确实提升了工作效率,但也因使用不当催生了盲目依赖和操作不透明等隐患。这要求企业构建‘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完善制度规范、强化技能培训,最终培育透明可信的AI应用文化。”吉莱斯皮表示。

吉莱斯皮认为,此次调查揭示了一个矛盾现象,即人们在享受AI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其产生的多维负面影响。这种双重体验正推动形成强大的社会共识,必须建立更具约束力的AI治理体系,通过可验证的安全机制确保技术应用的负责任发展。(完)

分享到: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