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因鲍姆如何以冷静外交赢得美国让步
【本报综合讯】在特朗普政府持续推动激进关税政策、国际秩序不断重塑的背景下,墨西哥的外交策略悄然引发外界高度关注。不同于其他国家或激烈对抗、或被迫让步的姿态,墨西哥在总统克劳迪娅·谢因鲍姆的领导下,以沉稳务实的方式,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
4月25日,美国社区媒体(ACoM)举办了一场题为“特朗普时代的美墨关系与外交模式”的媒体吹风会,聚焦墨西哥如何在美墨关系紧张的当下,通过灵活外交策略争取豁免与缓冲期。与会者一致认为,谢因鲍姆总统通过冷静而务实的谈判手法,成功化解多次潜在冲突,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外交智慧。
实用主义取代情绪反应:争议中的冷处理
谢因鲍姆多次在美国宣布即将实施关税的前夕,迅速采取行动,但并非通过公开指责或强硬回应。以今年2月3日为例——就在美国拟对墨西哥商品加征25%关税前一天,谢因鲍姆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一项边境安全加强计划,宣布将向墨西哥北部边境增派1万名国民警卫队部队,打击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贩运行为,正面回应特朗普的关键关切点。此举促使美方宣布延后关税措施,并重启高层谈判。
这一冷静而有效的举措不仅成功缓解双边紧张情绪,甚至赢得特朗普罕见的公开赞誉。特朗普称谢因鲍姆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这在他的外交语言中极为罕见,也反映出两国尽管意识形态差异明显,依旧维持了务实的合作关系。
务实路线背后的战略考量
美国墨西哥协会主席拉里·鲁宾指出,谢因鲍姆始终以冷静克制回应美国关切,展现出极强的战略耐性。“她认识到美墨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从政治上强化经济依存关系,是保障国家利益的最佳路径。”鲁宾说。
与会专家还指出,这一外交策略不仅稳定了外部环境,也为谢因鲍姆推进国内改革争取了宝贵空间。目前,这位墨西哥总统的国内支持率高达88%。她正推动一项名为“墨西哥计划”(Plan Mexico)的长期经济发展蓝图,旨在强化本土工业与供应链,提振内需,并通过放宽投资监管、增加私营激励手段,促进经济增长。
墨美经济命运共同体的再平衡
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阿尔贝托·迪亚斯-卡耶罗斯指出,谢因鲍姆的策略与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相呼应。他援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1945年的研究,指出国家可以通过经济杠杆扩大国际影响力。而特朗普正在运用关税手段,对邻国施压,以达成战略重组。
数据显示,2023年墨西哥已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8,400亿美元,相比中美之间的5,820亿美元显著领先。
虽然特朗普正在其第二任期的头100天内推进多项政策转变,但面临国内广泛反对,最新《纽约时报》/锡耶纳大学民调显示,他的全国支持率仅为42%,在经济治理方面的支持率更是跌至43%,创下其执政以来新低。
一种可借鉴的外交模型?
洛杉矶政治评论员路易斯·阿尔瓦拉多指出,墨西哥当前的外交实践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延续一种深思熟虑的策略。他提到,早在2015年大选期间,时任总统培尼亚·涅托就曾邀请特朗普访墨,虽当时舆论反对声强烈,但此举有效缓和了两国关系。
“这是一种不正面冲突的外交路径。”阿尔瓦拉多说,“谢因鲍姆政府也在延续类似思路。例如,在部分农产品关税问题上,墨西哥没有采取报复措施,而是允许美方边境无人机监控,争取信任、稳定关系。”
同时,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边境地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美墨在制造、医疗设备、航空等先进产业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鲁宾还强调,墨西哥年轻的人口结构是其经济发展的天然优势,“墨西哥的中位年龄比美国低约20岁,这一年轻劳动力群体,对制造与服务业极具吸引力。”
结语:低调中的力量
面对特朗普政府风格强硬、政策多变的挑战,墨西哥选择了不同的回应方式——非对抗、非妥协,而是“以静制动”,争取战略主动。这种稳健、低调、实用的外交路径,或许可以为其他中等国家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提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