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机器人跑100米、踢足球……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亮相北京

【本报综合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今年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

参观者在北京首钢园展区与机器人拥抱。(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中新网8日报道,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总体设计为主体赛事+外围赛事。主体赛事,包括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共计三类、19个项目。

一是竞技赛,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了11个赛项。其中,田径7项,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和立定跳远、原地跳高,还有自由体操和2v2、3v3、5v5足球赛。这些项目,重点考验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是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2个项目。通过艺术编排、音乐配合与动作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同能力。

三是场景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了工业场景、医院场景和酒店场景共三类、6个项目。其中,工业场景包括:工厂物料搬运与整理,医院场景包括药品分拣与分装,酒店场景包括迎宾与清洁服务。通过这些应用场景,展示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外围赛事,安排了3个项目,包括非人形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

北京《新京报》报道,就在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这是全球首次机器人现场长时竞技活动。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角逐,6支队伍成功完赛,证明了人形机器人初步具备“与人同行”的可能性与可靠性。比赛被评价为“机器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引起全球对机器人发展前景的热烈讨论。

与人形机器人半马相比,这次运动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主要展示和检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续航能力、结构稳定性、关节可靠性等体现运动能力的核心性能。可以通俗地说,主要是考验人形机器人的‘体能’。”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解释,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则是通过更加丰富的赛项设置,来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和融合水平。他表示:“在这个竞技当中,大家也能够看到人形机器人现在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现在具备什么能力,机器人距离我们理想设计状态还有多远。”(完)

分享到: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