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副刊

徒步印加古道,在秘鲁寻找失落的天空之城一马丘比丘

作者:成燕

套用高晓松的这句时髦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再次行走在路上,远方到底在哪?

此番要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四天三夜,沿着著名的“Inca Trail”(印加古道),徒步走到坐落在高山之巅,曾经失落数百年的马丘比丘。那儿,正是我的诗和远方!

机长送上吉祥祝福,良好的开端!

乘坐南美洲最大的拉丁航空公司的飞机从秘鲁首都利马飞往印加古城库斯科,碰巧和此航班的机长一起排队如厕,等候稍久,机长无聊搭讪。问:来过秘鲁吗?答:第一次,问:来过南美吗?答:多次,问:去过世界最远的?答:南北极。问:我猜,你至少到过50个国家?答:70多个国家。再问:去马丘比丘?答:嗯,四天三夜徒步登顶马丘比丘。

与南美洲拉丁航空公司最年轻的机长合影留念

待我关上如厕门,笑靥如花的空姐迎上前来告诉我,拉丁航空公司最年轻的机长想邀请我合影留念。哇塞,好意外哦!空姐送我进机舱并为我和机长们留影,我颇受宠若惊,摇头笑道我可不是什么好莱坞明星名人啥的,机长说:more than that, a lady with stories!(大意是比那些更有意思,一个有故事的女士),并预祝我徒步登顶马丘比丘圆满成功。

机长的吉祥祝福把我的思绪带回一年前此行的计划和筹备。记得当时定下徒步印加古道后便猛补网络知识:印加古道途经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6个南美国家,全长约3万公里,其中7000公里路段上有古迹遗址。这条古道是印加帝国在1438年至1532年期间沿着安第斯山脉修建的山路,是当时统治者传达政令,印加人生产、生活和进行贸易的交通动脉。进入新世纪,在秘鲁政府的牵头下,古道沿线的六个国家共同进行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最终使得该古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人类遗产。

根据已走过此印加古道朋友的经验,我提前一年与库斯科当地最有名的羊驼旅行社频繁联系、确保能拿到今年的徒步许可证。

印加古道的终点是马丘比丘,从2002年起为了保护印加古道,旅游旺季时,秘鲁政府每天发放给登山者的进山执照只有五百位,其中有三百位还是算在向导和挑夫的人头上,因此每天有幸进山的真正登山者只有两百位。

重走当年印加帝国的古步道,也是全世界徒步爱好者无比向往的世界顶级的徒步线路,而秘鲁政府每天只准200人进山的限制无形中又成为了一个重大诱惑,让我们对这个全世界最珍贵的奇观和最失落的印加文明憧憬和期盼着。

为了美丽风景、为了美好情怀,徒步四天三夜,”不累不苦“,“挑战自我”,此起彼伏的决心竞然出自于这群年龄从50-65岁左右,年岁已然不轻的12个人的口中。现如今,这12位知同道合的登山老友们终将梦想照进现实!

难过第一关:高原反应

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的故都,这个古印加文明的中心保留了南美洲神秘文明的遗迹,在2013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库斯科也正是我们这次徒步马丘比丘的大本营。

我们需在此向当地的羊驼旅行社付清余款,而羊驼旅行社则派带领我们徒步的二位向导来旅馆为队员们开小会,讲解徒步印加古道的注意事项,并为我们登记、填表,查护照验明正身,再加上租用睡袋、床垫和检查我们的登山用具等等。

徒步队友们与向导、厨师和挑夫们的合影。

看着眼前二位向导们的一丝不苟,可以想像秘鲁政府对印加古道的规范严苛,对游客们身份检查的高标准、严要求,各项明细必须完全相符一致。

预备会议结束,我们的范队长过来悄悄告诉我,有二位队友高原反应严重,其中一位更是上吐下泄,估计会取消明天的徒步。我心中一愣,徒步尚未开拨,战友已经”挂彩“,徒步马丘比丘这一仗,何其艰难啊!

库斯科位于秘鲁的东南方,被安地斯山脉环绕,这里海拨三千四百米左右,类似中国西藏的拉萨,是典型的“高原之城"。

高原反应也是我的软肋,几年前去西藏时的”悲惨遭遇”犹记在心,在5200多米珠峰大本营度过的那一夜更是刻骨铭心,记得那晚双手紧拥大钢瓶氧气一夜无眠,头爆脑裂,心慌气短,一颗老心脏随时都要“呯跳”了出来,感觉当晚上帝有可能把我招了去。第二天一早舍命观看完日照珠峰金顶的绝世美景后,下山直奔日喀则医院挂急诊,吊点滴,总算度过难关。第二次在南美洲玻利维亚4900米的高原反应虽没有珠峰大本营的那次厉害,但也是要死要活的折腾,回忆皆是后怕。

鉴于自己二次高原反应的痛苦经历,行前跟队友们反复强调,充分准备,让每人带上医生配的抗高原反应的处方药,又带领队伍提前二天来库斯科适应高反,再喝当地人可可叶子泡的水,据说此水也可减轻高原反应。

看到大家带来的方便面,话梅糖和其它密封的塑料包装,在这里都无以复加地膨胀到极限。挤防晒霜时吓我一跳,防晒霜竟似拧开的水龙头一样泊泊外溢。随队杨医生不无担忧地说,大家可以想象下自己的五脏六腑甚至是脑内组织现在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挤压和挤推。是啊,在这儿每个人都在经历着高原反应,轻的会头痛胃涨,重则上吐下泄了,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我则将高原反应想像成了凶神恶煞的老妖怪!

出师未捷身先伤,第二天凌晨4点出发,12个人的队伍只剩10人,高原反应让徒步队伍损兵折将。四天三夜的徒步还有几个海拨4千多米的堡垒要攻克,黑暗里,我唯有默默祈祷,高原反应您老人家,拜托您大慈大悲,助我们一臂之神力,登顶马丘比丘。

唉,这个死女人哪!

我们开始的这个四天三夜共计43公里的印加古道,沿途高山连绵,自然风光秀美,古老的文明随处可见,它一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而我们的终极目标,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马丘比丘就隐藏在遥远的安第斯山巅,怪不得这段路程已成为全世界徒步者的心头之爱!

虽然沿途风光无限,但自然条件欲非常艰辛,因为这条道路将穿过安第斯山脉的丛林,沿路少有人家和商铺客栈了。因此所有进山的团队都必须配备挑夫、厨师和向导,沿路有几个露营点,晚上就只有搭帐篷露营。疲惫之余还要忍耐连续四天不能洗澡的痛苦。

第一天徒步14公里,向导告诉我们,今天的路程长度和攀登难度都不如第二天,海拔亦较低,就算作是热身。

队伍里我一直是走得最慢并垫底的那位。因为在高海拔环境里的生活历来是我最差的一面,更别提高海拔徒步了。与队友们已经拉开了一大段距离,可是怎么觉得这山路越行越陡峭,人越走越慢呢?真担心明天是否能应付攀越那4200多米山口的挑战。

傍晚时分抵达露营地,惊艳于搭在高山之颠、云雾之上的露营帐篷,惊喜于我们20个挑夫们列队鼓掌热烈欢迎我们,惊讶于我们随队大厨在简陋的帐篷里整出一桌的美味佳肴,这满身的疲惫、一扫而光!

终于到了这个令人“恐怖”的第二天,今天除了徒步16公里,还要攀爬两座海拔均在四千米以上的高山。最高的就是著名的“那个死女人“峰。

凌晨五点出发,带着头灯行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我仍是垫底,吃力地爬着山,觉得仿佛就只有我自己独自在这安第斯山脉中行走。周围一片寂静,只能听见自己的喘息声和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音。

队友华停下脚步,黑暗里摸包搜身找眼镜,然后特别沮丧地跟向导说,没找着,一定是把眼镜忘在帐篷里了。算一下离开营地走了快个把小时,此时向导也爱莫能助。不知何时天已大亮,另一位队友玲突然发现,华遗失的眼镜正好端端地架在她鼻子的正上方,镜片上闪烁着初升太阳的熠熠光芒。华扶了扶眼镜嘿嘿一笑,也是哦,倘若没有眼镜,我怎地会在这黑夜里如此麻利地上山下山呢!“就是嘛“,我和玲异口同声,脚步一下轻快了起来。

挑夫们这时候开始出现在山路上。秘鲁人全都长得黝黑瘦小,可是走起路来简直脚下生风,背着几十公斤的东西也照样身手敏捷。我们向挑夫们致敬!

爬、爬、爬,向上再向上!爬着层层叠叠的石台阶,一眼望不到尽头。汗流浃背地又爬了一个多小时,脚步越来越慢,喘气歇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我不停地向在最后押阵的副向导马赛卢要求”歇一会儿”。看路标,海拔上升了1000多米,快4千米了。马赛卢为了鼓励我不自暴自弃,又抛出了他的经典一说:Almost there!快到了。

我擦把汗,抬头看向远方。马赛卢指着前面已隐约可见的一座山峰说:是她,那个死女人哪!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挑战的最高峰,海拔4200多米。

著名的死女人山峰

马塞卢接着狡黠一笑,让我猜猜那个死女人山峰的形状。我装傻看不懂,让他自己说。马塞卢开始不好意思起来,扭捏着说,这死女人山因为山峰形状类似女人的胸脯而得名。那还用说,此刻,沐浴着初升太阳的金色光芒,死女人山峰波涛汹涌,昂然挺立,活脱脱就似少妇那丰满柔软的乳房。我趁机调侃打趣了一番年轻小伙马塞卢。

不知又埋头走了多久,歇了多少回,隐约听到前方有人在呼唤,抬头一看,原来是范队长和几个队友等候在山口替我打气呢!终于在中午时分,就在我自己即将要变成死女人的时候登上了这个4200多米的死女人山口。

据马赛罗说,很多挑夫们到此最高峰时个个筋疲力尽,再无心情风花雪月,满身的疲惫和怨气皆撒向了眼前这座死女人山峰。此时此刻,我跟随着挑夫们一起大骂一声:唉,你这个死女人哪!

山路崎岖,挑夫兄弟们艰难求生存

第三天是个舒适的攀登,或者平地或者下山,因此即使一整天细雨蒙蒙,我也放松身心,边走边尽情享受一路上令人目不暇接的美丽风景。

印加人开辟的这条古道蜿蜒曲折,我们全程在安第斯群山间上上下下。这一刻我正走在汹涌澎湃的乌鲁班巴河畔,下一刻已经可以眺望峰顶积雪的比尔卡班巴山脉。清晨我还站在山口的古驿站眺望山间的湖水和水墨画一般的芦苇丛,傍晚却又在穿过一条刻入岩石的印加隧道之后进入了不可思议的雾林,被雾林所特有的参天大树和各种形态的兰花所围绕……

羊驼旅行社为我们10人的队伍配备了正副二位向导、二位厨师和18个挑夫,共计二十二人。

挑夫们工作量极大,从早到晚都忙个不停。他们天不亮就要起床,帮助厨师准备早饭,然后轻敲帐篷喊我们起床,并端来新泡的古柯茶,打好一盆热水放在帐篷外面供我们洗漱。我们吃完早饭便可以轻松上路了,他们却还要洗碗,收拾帐篷床垫,整理各种物资设备。

今早凌晨四点,不知何时挑夫们又开始了工作,地面上瞬间分门别类地堆积起各种包袋,训练有素的他们在一通忙乱之后把包袋入囊,然后又要每人背着几十公斤的东西匆匆赶路超越我们,赶往下一个营地扎营和准备餐饮。晚上我们躺在帐篷里,因为吃得太饱打着饱嗝而睡不着的时候,往往还能听见挑夫们在洗涮碗碟的声音。

山路崎岖十八弯,挑夫们虽然长得黝黑瘦小,有些个子比我还要矮上一截,可背着几十公斤的东西也照样身手敏捷。但是,背负巨大包袋之后几乎一路无从直腰,虽然脚步飞快,但毎天重复的苦力、声声喘息听得让人完全不忍。山路凶险,挑夫兄弟们生活艰辛。

今晚是最后的晚餐,晚饭的烤羊驼肉、炒饭、沙拉、汤等摆满了一桌,晚餐的卖相极为精美,想象不出是出自一堆粗黑挑夫和厨师之手,大家感叹了半天。当我们以为晚餐就要结束的时候,厨师又像变戏法似地端出了一个大蛋糕来预祝我们成功登顶马丘比丘。我们的队友小赞赞钻进临时厨房里实地考察后汇报,真的是厨师在如此简陋的帐篷里亲手烘焙的新鲜出炉蛋糕。我们的幸福感直逼米其林三星餐馆了。

今晩,对我们的厨师挑夫们来讲,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晚上,因为这是发小费的晚上,也是他们期盼的时刻。他们在今晚午夜为我们做好早餐后,就会摸黑下山赶清晨的火车返回厍斯科,开始他们又一轮的辛苦工作。可以这么说,挑夫厨师们的欢乐与否,都掌握在我们手上。

在小费问题上,我宁愿得罪对此有些不太理解的个別队友,也坚决维护挑夫们的利益,绝不能让挑夫们饱受体力折磨之后再受到我们抠抠索索的另次打击。也因此,我们给二十个厨师挑夫们的小费按旅行社制定的最高标准还要超出许多。而二位向导对于我们的大方出手也是心满意足。我跟队友们唠叨几句,咱们每人多出些美刀无损大碍,想像下挑夫们回家后餐桌上为孩子们多添的一碗好菜、新买的一件衣服,怎不就心里暖融融的呢……

马丘比丘之绝景,叹不枉此行!

临晨3点多用完早餐后在黑暗中和挑夫们依依不舍地告了别。摸黑启程,再徒步二小时,为的是赶在六点之前到达太阳门看马丘比丘日出。

黎明前必须赶到山顶上的太阳门,几天的艰苦和折磨在快到太阳门的最后100多米几乎垂直爬升中达到顶点,我拚尽老命,手脚并用,几乎鼻子贴着石阶攀爬了上去。

高潮突然展现在我们眼前,脚边万丈悬崖下,乌鲁班巴河谷云雾缭绕里,日出前的马丘比丘从迷雾中慢慢呈现出来,整个遗址的宏伟景色,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在晨曦中徐徐展开……

徒步四天三夜,千辛万苦穿越崇山峻岭、溪水雾林来到这里,眼前浩大的景色,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强烈冲击和震撼。也让我们真正明白为什么马丘比丘在几百年间都无人涉足,因为它城址太过隐蔽险峻,四周景象又太过神秘,高山之巅云雾缭绕人迹罕至,几百年间又被覆盖在浓密的丛林之下,实在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而更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古印加人究竟是如何修建了这样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伟大的石头城。

不过也正因如此,马丘比丘城中的一切至今仍保留着当初的模样,城里神殿、祭坛、城墙、王宫、民宅、街道、水道、墓室、作坊、广场等等。四海之大,天地之宽,竟有这样一处场所,固执而沉默地留住了历史的秘密。

俯瞰眺望马丘比丘全貌

为自己加油鼓劲,又跟随着队友们爬上了马丘比丘的最高峰,陡峭险峻的华纳比丘一Huayna Picchu,从这儿可以俯瞰眺望马丘比丘全貌。远观马丘比丘,它像一只安第斯神鹰雄踞于高山之巅,为群山环绕,被云雾笼罩,一双翅膀覆盖在两端悬崖险峻的狭窄山脊上,俯视着谷底水流湍急的乌鲁班巴河……

直至1911年历史学家Hiram Bingham来到秘鲁探险,他原意是寻找历史中记载的另一個迷Vilcabamba,那是印加失陷于西班牙军队的最后据点,但他请当地Quechua人做向导终于重新发现了马丘比丘,这座宏伟的山城开始被世人认识。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007年,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震撼于马丘比丘,欢喜于小别重逢,我们10名徒步队友与坐火车上来的另外6名队友在马丘比丘之巅胜利会师。

美丽的神话、历史的声音、遥远的征程、重逢的喜悦,皆留在马丘比丘此刻的定格中!

分享到: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