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副刊

鲁鸣《倒着活》专栏:生活有诗和远方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鲁鸣摄/摩洛哥)

生活有诗和远方

一.

朋友给妻子寄来高晓松的话语。妻子把它转来给我,说“这正是你的理念。”

高晓松是校园民谣经典歌曲《同桌的你》的作者。这首歌当年在中国唱遍每个大学,红透了中国大地。虽然我很喜欢这首歌,但其意境毕竟离现在的我太远。读了高晓松的这篇话语,我一下子贴近了他。我有不少爱好,但最大的爱好和高一样:愿意把钱花在旅行上,周游世界。

高晓松所有话语里,最打动我的是其母亲的那句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写的随笔“你是你自己的远方”。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远方。不为房或钱所困而行走自己所钟情的远方,并不常见。远方,不仅仅是有距离具象的遥远实体,也包括精神家园和梦想。

(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远方/鲁鸣摄/纽约郊外)

二.

像高一家人这样有钱购房而做坚定的无房主义者,在今天资产世界里凤毛麟角。

我不是无房主义者。早在1997年我便买了一套公寓。2005年为儿子读书,又再次买卖房,买了现在的公寓。它很普通,是1950年代的红砖房。在这富人环绕的纽约郊外,我们所有的朋友熟人凡是有房的,买得都是独栋房,我们家是唯一买公寓的,很不入流。

不是不想买独栋房。问题是,我们买得起得的独栋房看不上,看得上的买不起,而看得上又买得起而照样可让我满世界跑的独栋房离纽约城很远。不想为拥有房而买房。

这两年美国房价大跌。去年春天我们本来要在离我们现在的村庄更远的郊外山坡上买下一栋漂亮的独栋房,但在过户前因种种原因变卦而放弃了,损失了数目不小的全部押金。我没觉得难受可惜。因为房子毕竟只是住宅。它为人,而不是人为它。妻子头两天很伤心,由于我这心态使得她很快释放了。

住公寓,没有自家院子,水电、暖气和煤气都包在管理费内。有什么问题,公寓管理公司会来修。开销、精力和时间比花在独栋房上小多了,花在旅行和到纽约城里享受一流水平的艺术,自然就多了。举个例子吧,我订好了享有盛名世界一流的俄罗斯芭蕾团今年夏天在林肯艺术中心全部演出剧目的票。很多年不看芭蕾了。这种来自远方的超级水平演出恐怕一生难得亲眼欣赏几次。更何况有根据托尔斯泰小说改变的《安娜卡列利娜》,目前尚无他有。

一位同事得知我订票之事,说:“哟,投资够大的。”

其实,这也是人的爱好不同,不一定和钱有关。有些人很有钱,但很可能他/她们不喜欢艺术,并不是不舍得花钱去欣赏艺术。他们有别的爱好,会花钱在那些地方。

(诗和远方更多是一种人生态度/鲁鸣摄/新墨西哥)

三.

高晓松母亲对其孩子的教育,很成功。她所说的诗和远方,更多是一种人生态度。

没有几个人会去读诗,但可诗意地栖居。一个人可能不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但他同样可在眼前近距离的天地里拥有喜爱的远方。比方,钓鱼打太极拳滑雪,都是很远方的事。如果说诗是远方,那么一切让人忘己而开心浪漫的陶醉都是远方。

人和人不一样。个人的爱好理念信仰,不可能如同超市产品推销出去。无论怎样诗意,无论是怎样的远方,人以独立器官而活着。即使相同爱好者,品味也可能不一样。不少人问过我:你是旅行专家,向你咨询一下去哪里好玩?我有时很为难,因为对方很可能根本不会去我喜欢去的地方。我不是很喜欢去热闹的场景,不热衷整天吃吃喝喝的海上游(cruise)和度假村(resort)。我更喜欢去人少的大自然,喜欢逛博物馆,到异域文化很特别的地方去体验风土人情。非洲和中东是我非常喜爱的地方。土耳其和印度这种地方,我可玩上几个月,绝对不会厌倦。

(在近距离的天地里拥有喜爱的远方/鲁鸣摄/纽约郊外)

四.

钱和房,都是会让人疯狂的好东西。钱本身并无铜臭味,是人使它变味。房,具有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的欣赏价值,且不说投资意义。我向来对那些靠自己劳动致富的朋友怀有敬意。这是其本事。

然而,不为钱财不为房所束缚,很难做到。超俗,是人活在世上的最大挑战之一,有时甚至是极限的挑战。正是如此,我非常敬佩高晓松一家人。这样生活得特立独行的人,需要具有相当的人格力量。

很多人有这样那样的梦想和远方,但因为买房不得不做出让步。高晓松的话语,正是针对为买房而牺牲自己远方的年轻人。对于很有钱的朋友,同时拥有房和自己的远方也许都是小菜一蝶,不在我所述之列。

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最重要的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孔子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有这种豁达乐观,一首诗一本书的确就是远方。租房,照样可过得很幸福!

(书也可以是远方/鲁鸣摄/波士顿)

分享到:

「亚省时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