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写入成都政府工作报告 文化软实力成亮点
【本报综合讯】“‘成都造’电影《哪吒2》(《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强、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6日开幕,《哪吒2》被写入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时间2月13日晚,四川成都天府双子塔亮灯,庆祝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达100亿元人民币。(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哪吒2》的成功,是成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报告显示,2024年,成都举办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176场,增长48%;举办精品文博艺术展览超400场,新增博物馆12家,总量突破200家。成都世园会、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天府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近年来,成都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成都出台促进蜀锦蜀绣发展专项政策,第15届至17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签约落地,成都老茶馆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城市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深度融合,为全球观众呈现“中国故事”的成都表达。
报告指出,2025年,成都将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120场以上,积极探索“跟着赛事来旅行”“跟着演唱会来旅行”等新模式,挖掘“演艺+”“赛事+”“会展+”等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做强东郊记忆艺术区、成都音乐文创园等空间载体,深入挖掘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等资源,“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数字文创IP”。
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东软学院校长张应辉表示,《哪吒2》既是票房“爆款”,更是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里程碑,它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背后是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的系统化支撑。以《哪吒2》为起点,成都正加速激活文化“基因库”。未来,大熊猫、三星堆等巴蜀文化符号将通过“科技+艺术”的创新表达走向世界。
中新社此前报道,2025年春节,《哪吒2》作为续作进一步令这个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的IP于大银幕完成现象级蜕变。延续前作的故事内核并对故事框架进行有效丰富的延展之外,《哪吒2》在动画技术和整体制作层面亦取得值得关注的突破。据了解,其整部影片共涉及1900多个特效镜头,上万个特效元素,大部分为中国国内团队制作,被认为全面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工业的成熟。
《哪吒2》自中国内地春节档上映以来,口碑和票房一路走高,引发高热关注,并强势打破多项影史纪录。该片于2月6日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2月9日登顶中国影史观影人次冠军,2月13日,影片全球累计票房达到100亿元人民币,2月17日,该片全球票房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亚洲电影。上映第21天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在《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有1334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80.8%的受访者表示看过了《哪吒2》。59.8%的受访者认为近年来出彩的中国国产动画电影中精细化的动画制作技术最吸引人,58.3%的受访者沉醉于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