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医生”妙手让古籍“回春”
拆线、配纸、补洞、溜口、修剪、上皮、订线、压平……修复一本古籍所需要的时间,短则几天,长则数月。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的福建省图书馆里,7位“图书医生”正与“故纸堆”为伴,伏案修书,用传统手工技艺将一本本古籍残卷重新整理、修缮,让破碎老旧古籍“重获新生”。

福建省图书馆同时也是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除了担负省内古籍的普查登记与保护工作,也是中国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福建传习所。目前,福建省图书馆有2位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建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图为4月10日,福建省图书馆特藏中心修复组组长、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建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凤展示其修复作品《四书题镜·卷三》,该书在中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中荣获“优秀奖”。

4月15日,吴钰正在对修复的古籍进行剪齐。“90后”古籍修复师吴钰是福建省图书馆特藏中心修复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成员,吴钰在此工作已逾3年。

4月10日,古籍修复师们在一起交流古籍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是一门“三分技术,七分经验”的手艺,大家都是在工作与研修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4月10日,修复组唯一男“书医”、“80后”古籍修复师郑楠华(右)正在与福建省图书馆特藏中心修复组组长林凤交流拓片册页制作技艺。

4月10日,古籍修复师修复古籍时需要的工具。修复师们除了针线锥尺用以装帧书页,毛笔、美工刀、排刷、竹起子,甚至医用的针管、手术刀都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