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燕

那年在南极的游轮上碰到一对中年德国夫妇,熟络后大家相谈甚欢,交流各自的旅行经历和趣事。这对德国夫妇称得上旅游达人,游过100多个国家,10年前曾到过南极,此番算是旧地重游,第二次乘坐同一艘船,再次挺进南极洲。
交谈中,德国夫妇得知我们俩母女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时,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起某年的某个夏天,他俩如何在网上击败几万人而幸运抽到上上签并来到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叫波浪谷的神秘又神奇的地方。德国太太绘声绘色:波浪谷山岩那带着鲜艳色彩的石纹线条,富有韵律、千回百转,似波涛汹涌的石海、美得无以伦比……
自家门口有个被德国夫妇称为绝世仙境的波浪谷?我和女儿,两个已经在亚利桑那州生活并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原居民竟然闻所未闻,听着德国夫妇的侃侃而谈,我和女儿相视尴尬一笑、惭愧无语。我们虽然也已经行走过70多个国家,可是,相对于世界之大、旅游之无止境,我们仍然不过是二个孤陋寡闻的井底之小蛙啊!

神秘波浪谷,每天仅卖20张票
南极回家后紧赶着恶补知识,见识下德国人到过的啥神迹仙踪。原来,世界上真有这么一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里不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世界地质公园,没被列入美国多如牛毛的国家公园体系,这里隶属于美国土地管理局,连我们常说的旅游景区都算不上,它只是美国众多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
然而,正是这个地方却有着如下不合常规旅游的方方面面:
1,即使告诉你地理位置你还是会迷失方向。
2,即使你再有钱也不允许你任性随意而去。
3,每天只能有20个人凭许可证进入。
4,无论是谁,想进入都得靠抽签决定,全世界每天都有近百、千人抽签碰运气。这里没有潜规则。
5,擅闯者除了被罚款上万美刀以外,还会面临牢狱之灾。
6,景点不进行任何的商业宣传。
7,游客还需良好的体能,因为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进出景点需要至少6小时的徒步,等等、等等……
如此神秘又玄乎的这个地方,就是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美得令人窒息的旷世奇观:The Wave-波浪谷。
旷世奇景就在家门口,我等爱好旅游、爱好探险之人哪能淡定得了?心切切、心痒痒,恨不得第二天立马飞车直奔那几小时外的波浪谷。
打住,前面已经说过,此旷世奇观不是说什么人想进就进得去的。波浪谷自己的网站明文明示:去年,全世界超过48,000名游客激烈竞争那每天20张、全年共计7300张的烫手许可证。
如若有人敢于擅自私闯,直接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要么因无地图误入荒泽区域,导致车辆作废,甚至发生人身危险,更严重者会触犯美国国土安全法,除被罚款上万美刀以外还面临牢狱之灾。

很多地方,不身临其境其实是不知道现场状况到底如何。因为照片美,因为风光神奇,因为名额稀有,因为口耳相传的故事,更增加了波浪谷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如此这般之神秘加神奇的波浪谷,而“每天只准20人游览”的限制无形中又成为了一个重要噱头,让我对这处美丽而神秘景观的好奇心一步步发酵并期盼和憧憬……
网络申请、现场抽签,进波浪谷难乎其难
波浪谷这片石岩景观发端于一亿九千万年前的侏罗纪,直到三十多年前才被人发现。至于波浪谷是如何被发现的,网上有各种传说。其中的一个传说就是当年有几位美国摄影爱好者不屑那些人头攒动的地方,哪里荒无人迹,这批摄影发烧友就奔向那儿,也因此无意中发现了波浪谷。此后,这几位摄影师以波浪谷为主角的摄影作品,在国际摄影比赛中几乎是屡战屡胜获奖无数。见过照片的人,无不为之倾倒。

然后,它在哪里呢?没有人知道——这几位摄影师找到这块人间绝境时,他们就众口同声地保守秘密,绝不对外公开其位置。这个秘密一直保持了十年之久,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德国摄影家跟随这些美国摄影师中的一位去了波浪谷之后,这个谜底才向世人揭晓。于是,大批的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远赴美国,只为了亲眼一睹这令人头晕目眩的旷世奇观。难怪,我在南极船上碰到的这二位德国人是那么地痴迷波浪谷。
美国土地管理局至力于保护波浪谷的地质地貌和自然风光,于是,在地质学家和环境保护专家的意见指导下,一个近乎于孤本的简单规定,在人们敬慕的目光里颁布出来——这里每天只能发放二十个进入许可证,全球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贫富,机会均等,在同一个公平竞争下获取许可证。
我和女儿仔细研究波浪谷官方网站上的规章制度,发现只有二种方法才有可能抽到签、摸到奖。之一,网上申请:每个月的月初第一天,当地时间中午12点,受理并发放未来四个月的许可证申请,每天发出十张,许可证费七美元,邮寄费另加(只收信用卡),申请人根据网页的要求填写表格,申请成功后,不管你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公园方会在规定的期限内,把许可证寄给你,并附有步行地图。

之二,现场申请:由于波浪谷位于亚利桑那州与犹他州交界之处,进入口又在犹他州一侧,现场申请地址为犹他州89号公路上的“帕瑞亚谷管理办公室”,每天发出十张,前提是你必须提前一天在九点前进入办公室并填好申请表,九点准时抽签,如果你运气够好抽到,那么就是和另外9个人一起领完申请表后第二天进入波浪谷。
奇幻玄妙波浪谷一无人打搅的静美之地
虽然无比的心向往之,却是在网上几番尝试、几番失败,也听到有朋友们去现场当场抽签,大多运气不佳。
之后的日子里,去波浪谷,一睹其风采的想法常常会从心底似泉水般咕噜咕噜地涌出,可是对一天只有20个名额这样强大的全球范围的“竞争”唯有望而却步,更从此,一点点地洇灭了去波浪谷的美好念想。不禁感叹,南极船上遇到的那对德国夫妻,该是怎样的坚持不懈、怎样的鸿运高照,才助他们从德国一路杀进本州的波浪谷。

好在如今微信发达,很快朋友圈中就有人发出了成功抽签并进入波浪谷的美照,艳羡的同时,也让我略为增强了些信心。
朋友的朋友在网上幸运抽到签,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让我跟随着其他三位好友一起走进了朝思暮想的波浪谷。
徒步前往波浪谷是目前唯一的一种交通方式。红崖国家保护区内的狼丘仍是一块神秘的区域,而波浪谷就隐藏在狼丘深处,要穿过它需要在一个景色犹如外星球的荒野里来回徒步7英哩,共计6-7小时。
很不巧,我们进入波浪谷的前一晚下了场特大暴风雪,下雪路滑不好开车,若按平时,这次旅行一定歇菜。双手沉甸甸地捏着这几张来之不易、含金量极高的许可证,大家一致决定冒险前行。我们勇敢的队长临危不惧,淡定沉着地驾车上路。这是一条没有铺过的土路,现在刚下过大雪,而且雪后结上薄薄一层冰,队长开着四驱越野车在坑坑洼洼的冰雪土路上上簸下颠,把我们安全地带到了徒步入口处。

我们四位老清早摸黑出发,沙漠里寒气逼人,温度在零下十几度,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抖抖索索沿着一条沙漠化的河床徒步。大约行走了一个多小时以后,终于等到太阳露脸啦。待身体暖和活动开,大家开始兴致勃勃地观赏起四周美景。
极目眺望,红沙蓝天,雪映峡谷,大地辽阔壮美!白雪中我们开始寻找这片充满原始野性的神奇石浪。这里荒凉而又冷寂,孤独又壮丽,静静的等待着几个探索者们来揭开这片神奇而又神秘风光的面纱……

按地图索骥,我们来到了沙漠中最重要的地标:Twin Buttes,双胞胎面包山,也被我们大家戏称为智取威虎山里座山雕的奶头山。从远处端详,活脱脱的二座奶头山。站在奶头山旁这怪石林立的山坳中,皑皑白雪下,四周是五彩斑斓的石山,远方绵延起伏着一片片沙丘岩石,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真的是行走在荒无人烟的沙岩地貌之外星球里!
快到的一段路比较难走,是从完全被白雪覆盖着的陡峭的页岩上攀爬上去。脚底下细细的沙路再加上齐膝盖的白雪真是不好走,雪有十几公分厚,步履艰辛,要很使劲,要不然就是脚深深的陷入雪中,要不然就是要进三步退一步。只是,希望就在眼前,咬咬牙加把劲,蹭蹭的就攀爬了上去。
波浪谷,寻你千百度,第一眼,好惊艳!浪谷里,数万年侵蚀风化而成的沙岩岩层纹理尤如卷起的大海浪潮,汹涌澎湃。我们到达时,当天幸运抽到签的二十人中有几个比我们更早起的鸟儿,在这红、白、黄、橙等色彩各异的地质奇观中已经开始一波又一波地来回“冲浪”,开心影相,我们则耐心等待着我们的“冲浪“机会,虽然早已是心痒脚痒。

来到波浪谷发现,波浪谷主景的面积其实非常小,几分钟就能走完。但周围峡谷气势恢弘,美轮美奂。波浪谷之所以奇幻玄妙,是因为它独有的波浪线条让整个画面千变万化,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而岩石上流畅的纹路,创造了一种令人目眩的三维立体效果。
我们碰到了从捷克过来的一家四口,爸爸带着二个小男孩在浪谷里忙碌“冲浪”,妈妈欣喜分享他们昨天现场抽签中奖经历,这一家几年前就开始网上抽签,运气一直不佳。这次全家来美国,为了节约经费,干脆在离波浪谷土地管理局𣎴远处搭帐篷安营扎塞,不达目的誓不归,现场抽签到第四天,老天开眼,他们家抽到第一签。千里迢迢从以色列来到波浪谷的犹太人阿维迪则告诉我们,他三年前就从网上开始抽签,屡败屡抽,四个月前终于有幸抽到今天这支幸运签,他让我给他用手机拍几张“冲浪”照,准备一有信号即刻发回家,好与亲朋好友们即时分享此人间仙境。看来,进入波浪谷的人皆有这一番千辛万苦的抽签经历,回想起自己从南极归来后就开始的努力和不佳运气,真想问一句,波浪谷,问票能有几多愁?
浪谷里,我大声地呼喊,庆贺吧,幸运之人!再一次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站在这里,仿佛是站在了时空的年轮上,呼啸的风声带来了远古的种种声息。这里荒芜人烟,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原始,看到那些纵然已经熟稔在心,但依旧以一种完全陌生的震撼感深深惊艳着我们的曲线时,就会觉得这一路走来,千辛万苦换回人间绝色美景!

波浪谷暗藏杀机,我们有惊无险
波浪谷入口处有一小块低洼积水地,倘若无风无雨,波纹倒影在水中,拍照效果一级棒,很多大片均出自于此,因此也成为著名的小水塘了。
由于昨晚的特大暴风雪,小水塘现在结冰成了小冰河。此时队长喊我们三位女士照合影,为了取得最佳效果,三位女士齐刷刷的站在了看似坚硬无比的小冰河上,手脚还没来得及伸出摆姿势,突然间,脚底下的冰开始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根本来不及容我们有所反应,几秒钟后,冰层嘎啦啦的作响,瞬间破裂,紧急关头,我下意识一把推出两姐妹,自己却不幸跌进了这个并不深的冰窟窿,冰水竟也淹到脖子,真吓得屁滚尿流……。

幸好拥有些野外徒步经验,每次长途徒步旅行,衣服必多穿几层,以备热脱冷加,此番从冰窟窿里钻出来后既刻换下了浑身湿透的衣裤。看到其她俩姐妹及时跳离冰窟窿,心中闪过些许欣慰和惊喜,难道说我在波浪谷临时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小戏?
队长提醒,因为我现在衣衫单薄,最好在太阳下山前赶回停车场,队长让有着丰富野外徒步探险经验的萍与我一起先往回走,自己则照顾另一位走得较慢的队友从后面跟上。
我们在雪地里沿着别人的脚印艰难地往回行走。徒步不一会,萍兴奋通知,看到座山雕的两座奶头山了。我有些疑惑,这两座奶头山与上午经过的那两个似乎长得不太一样,萍说,咱们现在是往回走,反过来看形状就不一样啦。嗯,有道理。
二人吭哧吭哧地又走了十几分钟,萍突然停下说:糟了,咱们认错奶头山了,现在已经不知身在何处?环顾四周,除了我俩的脚印,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更糟糕的是,此时,两人的手机无任何信号。

想起官网上的一再强调:不要完全依赖GPS,指南针或者波浪谷里为数不多的路标,因为它们都不准。在这片土地上徒步,你不能任性的独自前行,这里没有任何一个指示性的路标、没有任何一个救助站,迷路、失踪和死亡的危险指数很高!
我们拼尽全力攀登上最高的山顶。从山顶上往下看,试图找到来时的线路。今天很不幸,白雪覆盖下群山茫茫,看不到一丁点进来时的路线或別人的脚印。
我开始忐忑不安,因为这里是一片荒野,不是国家公园,一旦出事真的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就算打911救援可能也要几天才能进得来。更何况我们手机无信号,无法求救911,俩人翻遍包包检查,水和食物皆剩无几,更何况我跌进冰窟窿后衣衫单薄,从没想过会迷路、会被困在此荒山荒谷里并要在此过夜保命。

野地探险,荒漠、低温,迷路、失踪、死亡……,一丝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此刻,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画面,竟然是去年夏天波浪谷里一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二起死亡事故。第一起是和我同住一城的梅萨市居民、27岁的伊里莎白女士,幸运抽到签后与丈夫徒步进入波浪谷庆祝结婚五周年,回程时迷路,俩人因100多度的高温而导致缺水。危难时刻,二夫妻决定派身体略壮的丈夫先摸出去找救兵,待丈夫找来救兵时发现妻子已中暑而死,喜庆的结婚纪念瞬间酿成悲剧,夫妻从此阴阳相隔。第二起事故是49岁的比利时游客克利斯多夫,同样在回程中因迷路,高温缺水而中暑身亡。
我摸了摸身上单薄的衣衫,心头扑落落的连抖了几下。此番迷路,虽然不会高温中暑,但天寒地冻,半夜降温至零下几十度,难不成今天创个纪录,自己会成为在波浪谷里被冻死的第一个游客?

太阳慢慢西落,寒风阵阵来袭。此时在前面开路的萍镇定自如、步伐轻盈。经过一个小的积水潭,萍竟然停下脚步,不肯放弃这白雪映衬下、色彩艳丽、富有韵律的水中倒影。默默走路半小时后,萍高呼,前方看见奶头山了!我正要问萍前方奶头山是真是假?又听得萍欣喜若狂:也看见人影啦!
好运来了档不住,又一次被幸运女神眷顾,有机会和女儿加上11岁高龄的狗女儿娜拉一起徒步进入波浪谷。这次运气不错,无风无雨无雪、有云有阳光有野山羊。波浪谷似波涛、如涟漪,真正的波涛汹涌,异彩纷呈,神奇石浪再一次把我们撞击得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波浪谷,读你千遍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