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燕旅游专栏】叫一声“表哥”太惊喜-乌干达、卢旺达探访人类近亲山地大猩猩
作者:成燕
亲眼见一见人类近亲大”表哥“,濒危的山地大猩猩一直是我愿望清单上的重中之重。
和人类基因最相近,仅有2%差异的人类近亲山地大猩猩一Mountain Gorillas,相比世界上其他濒危物种,比如非洲罕见的黑犀牛(30多头),远东豹(30头),印度仅存的孟加拉虎(2500头),以及急剧下降的北极熊(20000头)等等,山地大猩猩的数量更为宝贵。
山地大猩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处于极危状态,被评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之一。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山地大猩猩仅存880只左右,它们扎堆儿生活在非洲中部的丛林中,大部分集中在三个国家,乌干达、卢旺达和刚果接壤的维龙加山区。
由于偷猎、战乱等因素,山地大猩猩的栖息地不断减少,严重影响到它们的生存状况。
几年的计划,长时间深情等候、温馨期待,我和你,大“表哥“一山地大猩猩,终于有缘千里来相会啦!
追踪大猩猩前,准备工作必须充足
准备工作几年前已经启动,在网上搜索了一箩筐的有关探访大猩猩的徒步线路信息,卢旺达和乌干达的几个国家公园每天限额几十人探访这些大猩猩家族,因为配额数量稀少,所以旺季的大猩猩许可证通常半年前就售罄,必须要事先申请许可证,许可证上注明哪一天、在哪个国家公园、可能会跟踪哪个大猩猩家族。
为了一宿心愿、梦想成真,提前再提前是保证我们如愿成行的唯一途径。
一年多前就与乌干达的旅行社联络好并拜托他们一定要尽早搞定大猩猩许可证。就算如此,旅行社还是传来“不幸”消息,卢旺达每张大猩猩许可证的价格翻了一倍。“大表哥”,见你一面不容易哦!
天空中第一缕晨曦初露,乌干达的司机兼导游Alex就来酒店接我们出发。原以为自己是早起的鸟儿,进公园一看,已经热热闹闹聚了一堆的游客。
待司机们登记完毕,公园管理人员也已经按照徒步的难度把游客们分好”难、中、易“三个小组,按规定,看大猩猩每组不能超过八人,每天不能超过十组。我们母女俩被分配进了一个徒步难度不高但也不容易的的“中“组。
由于徒步的主要区域是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和陡峭的山坡地区,而徒步山区的海拨高度从1000米上升到3000米,这就要求游客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状况,其中一些路段对我们的体力有极大的挑战。难度高的小组甚至需要徒步一整天。游客们可以提前跟自己的司机提出要求,跟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参加哪个小组。
分完小组,我们的向导大卫(David)把自己组的成员又聚拢起来开小会,主要是做这次徒步旅程的介绍及注意事项。
除了徒步时必须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最重要的就是在看大猩猩过程中,触摸和喂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咳嗽时必须捂着嘴巴,不能朝着大猩猩咳嗽,因为游客中谁感冒打个喷嚏就有可能传染给大猩猩,大猩猩一旦染上了人类的疾病,就只有死路一条,整个家族会遭遇灭顶之灾。我们也不能高声说话,不能乱扔垃圾。如果遇到大猩猩,至少保持5米远的距离,动作幅度减到最小,声音压低,眼神不要与大猩猩对视,当大猩猩向你走来时,要识趣避开,但不能逃,实在狭路相逢,避不开时要单膝下跪表示谦卑。照相时,要缓慢、小心地移动,绝对不能打开闪光灯,和一群大猩猩待在一起时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等等……
向导大卫看了眼不远处坐着的一群当地人继续说:另外,请大家尽量要雇一个当地背夫,$15美元一位。
女儿掂了掂手中的背包说不重,不需要背夫,她能搞定,但我坚定表示一定要雇一个。
因为我已经读过搜集的资料,这些背夫们曾经都是当地猎人,不是猎杀大猩猩出售、就是杀大猩猩吃肉。如今政府开始保护大猩猩的同时也鼓励这些当初的捕猎者从事其它产业,捕猎者们转型谋生,大部分从事着与大猩猩有关的工作:国家公园的向导、持枪的安保人员、管理人员等等。而文化程度有限的捕猎者则成为了背夫。所以我们雇用背夫,不仅仅为当地人提供生活保障,更重要的还是在为保护大猩猩作贡献。
看得出来,每位游客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雀跃兴奋。8点整,我们组八位游客、一个向导,五个背夫再加二个持枪保安,浩浩荡荡一群人向着布温迪国家公园出发,准备穿越这片传说中"无法穿越的森林"。
翻山越岭、艰辛抵达
这次分配给我们组拜访的是乌干达布温迪国家公园的Bitukura大猩猩家族。
我们的徒步路线起始于山脚下的农田和村庄,然后随着海拨的升高而穿越进入美丽而又浓密的迷雾森林。山地大猩猩居住的森林通常多云、潮湿、寒冷。
我们从海拔不到1000米攀登至2500米时足足花去2个多小时,弯弯绕绕的山路时而陡峭时而泥泞,愈深入丛林,路途愈难行,我已经开始上气不接下气,满身大汗淋淋,光剩下“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海拔升高后高愿反应又导致头痛脑涨,困难时刻,我们的背夫向我伸出温暖有力的大手,牵引着我,继续走向那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
歇一歇补充水分,我才发现我们仿佛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星球,四周山高谷深,满眼鲜嫩翠绿,原始森林覆盖着陡峭山坡,空气中弥漫着原始猩鲜的水雾和飘渺的猩声,天蓬、树冠和底层的灌木形成庞大的层状结构,周围树木和树皮上的青苔越來越浓密,藤蔓缠绕,幽暗静美,这一大片绝美孤傲的景色,恍若仙境!
又是大半个小时艰难的攀爬。二个手持AK-47枪支的大猩猩守护者在前方迎接并告诉我们,已经来到了我们此番要拜访的Bitukura大猩猩家族的家门口。
原来为了保证我们能100%看到大猩猩,这二个持枪守卫昨天下午就开始追踪这个Bitukura家族,直到发现家族成员晚上的歇息处。
他们对大猩猩的生活作息了如指掌,每个成年大猩猩每天晩上要筑巢,而大猩猩婴儿则在巢里跟妈咪同睡一床。这二个持枪守卫今天凌晨再出发,去到昨晚大猩猩筑巢处寻找,一旦找到马上定位并通知我们的向导。
现在,除了随身携带的相机和贵重物品,我们得把柺杖、背包连带着背夫们一起留下,唯有向导和持枪守卫与我们一起前行。持枪守卫的枪支不是为了防止大猩猩兽性大发攻击游客,而是对准了偷猎者,和会对我们行程中产生威胁的森林大象和暴躁的野牛。
接下来的一段路就是没路,完全依靠向导和那二个持枪守卫在前面灵活的披棘斩棘开路,我们必须紧跟,否则会看不见向导钻进了哪一丛浓密的草木里。
崎岖的山路上遍地潜服着长刺的荨麻,层层枝叶底下的湿泥和大猩猩粪便混合在一起见不到光而常年湿滑。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勉强跟上、踉跄前行。
突然,脚底下一滑,直愣愣地一屁股坐了下去,瞬间,一股火辣辣、烫麻麻的感觉传遍整个屁股和双腿,不好,荨麻已经刺穿我的的裤子并扎进了皮肤,惊得我顾不得斯文双手乱摸、双脚乱跳。
嗯,我开始想念我的背夫,有他在,我不至于如此狼狈不堪吧。一个不小心在又一次滑倒之前伸手抓住了边上的绿色植物想保持平衡,欲是雪上加霜,更悲催的是荨麻透过我戴着的手套直接扎进了我的的手心里,又辣又麻又疼,刺得我龇牙咧嘴,苦不堪言!
Bitukura家族,大猩猩妈妈舐犊情深
突然,是她!
她背上背着幼小的孩子,窸窸簌簌地从我身边的林子里面走出,猛一个照面,她温柔如水的目光望向了我们,我和她咫尺之遥,伸出手去,甚至可以抚摸到她背上的孩子。
这不期而然的神秘懈逅让我惊喜交集,竟然也是看傻了眼,忘了之前向导的嘱付不能与大猩猩对视,忘了胸前挂着的相机和手中握着的手机。
紧跟在她身后的是Bitukura家族的几个家庭成员,黑色的身影穿过眼前的树丛,施施然地与我们擦肩而过。
大卫边让我们跟随边轻声解释,Bitukura家族的名字来源于这个家族赖以生存的山谷里的一条河流Bitukura,这个家族在2008年开始对外开放,是一个非常友好、平和的猩猩家族。
Bitukura家族现在共有11头大猩猩组成,由二个银背大猩猩统率,而Mugisha又是其中的首领,另有几名成熟的雌性、几名年轻成员黑背猩猩和几个幼仔。这个家族的前任首领在2016年12月从一棵高大的树上摔下并不幸去世,因此由Mugisha继承了他的领导权力。
山地大猩猩通常白天活动,跟人类的作息时间有些相似,从早上6点到下午6点之间。大部分时间用来吃东西,因为只有大量的食物才能满足庞大身躯的需要。它们早上进食,中午休息,从下午到晚上睡觉前都在吃饭,然后再用12个小时的时间睡觉和做梦。
成年大猩猩更喜欢待在树顶上,不仅可以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也能躲避大型动物,比如大象和野牛的骚扰,(所幸森林里没有狮子、豹子等食肉动物),还能釆摘大树顶上的各种鲜果享用。
大卫停止了讲解看向右前方。绿叶树影扶疏之际,依稀可见一头大猩猩正端坐于绿树丛中。
大卫和另外二个持枪守卫熟炼地飞舞着各自手中的大刀,快速地在藤蔓缠绕的灌木丛中为我们开出一条勉强能通过的小径。我们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踩着咯吱作响的树枝,拨开巨大的蕨类植物茎叶,啊哈,我们一下与大猩猩面对面地相会了。
在规定的5米距离外,我目不转睛,终于可以细瞧慢看、好好地端详你了,我的“大表哥”!
大卫小声介绍,此为Rukumu,家族里排名第二的银背大猩猩。二当家Rukumu手指灵活,臂长且粗壮,不时地右手拉一把边上的绿树叶,敏捷地送进嘴里,咔咔叽叽地使劲地嚼巴,左手帮忙着从嘴巴里取出吃剩的树根喳末,忙碌得不亦乐乎。
我再仔细瞧瞧,咦,Rukumu嘴里嚼得正欢的绿树叶不正是搞得我既痛苦又狼狈不堪的荨麻叶吗?旁边已有游客在问大卫同样的问题,估计也是深受其害。大卫笑说,荨麻这种叶上有刺毛的植物正是大猩猩最爱的食物之一呢!
Rukumu停下吃喝,朝着我们瞄了几眼,接下来的一幕让我们相当意外,Rukumu把左手食指放进鼻孔里面,开始大挖特挖起来,挖完之后,他看了一眼沾着大块鼻屎的手指,竟然又放回了嘴巴并开始吮吸……
噗嗤一声,八个人里有人率先憋不住笑了出来,另外两个紧跟着也“嘿嘿”笑出了声,我同样忍俊不禁,好想捧腹大笑,但还是紧赶着把喉咙里快速外冒的咕噜笑声強咽了下去。可不是,在“大表哥“的家里,又怎敢放肆无礼呢?
正想着在咱大表哥的家里不敢放肆无礼时,欲见得Rukumu似乎听到了那几位的低笑声,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后突然朝着他们竖起了中指,惊得我们个个瞠目结舌,终于没忍住,Rukumu活色生香的现场秀让大家乐不可支、个个大笑捧腹,连一惯严肃的向导大卫和那两个持枪守卫也忍不住咧嘴呵呵。
持枪的守卫过来与大卫耳语一番。大卫挥挥手,我们紧跟上。
在另一边山坡上,家族里的成人母猩猩Betina正在跟她3个多月大的新生幼儿嘻戏玩耍。待靠近定睛一看,这不正是刚刚与我们第一个邂逅的大猩猩母子俩吗?
小猩猩宝宝已经吃饱,惬意地躺在地上,露出了圆滚滚的肚皮。在泥土上扎个猛子打几个滚儿,小猩猩又一把抱住了妈妈,撒着娇地求妈妈陪他一起玩耍,Betina亲昵地搂住了儿子,先是一番抚摸、亲吻,再前后左右摇晃了好一阵子。
小猩猩似乎没玩过瘾,嗖溜溜几下爬上了一根干树枝并开始自娱自乐,荡来晃去几个来回没撑住,吱溜一下从树干上掉了下来,正好落在我脚边,小猩猩突然抬起小脸看向我,四目相对的一瞬间,我心头撞鹿,从他清澈透明的眼神里,分明看到了烂漫无邪的童真笑容!
妈妈发出了“额额”呼声,小猩猩一步三跳,又跑回了妈妈怀抱。妈妈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在宝宝屁股上轻轻拍打了几下,可能屁股没打疼,小猩猩用额头去碰撞妈妈的额头,发出了开心的“呦呦”声,妈妈再以“额额“声回应,这一刻,大猩猩母子“额额““呦呦”,声声动人,亲情自然流露、感人肺腑。
母猩猩鲜少让孩子离开她的视线范围,尤其对两岁以下的孩子,母猩猩几乎寸步不离地照顾和陪伴。面对我们陌生人类的到访,即便妈妈多番耳提面命要与访客保持距离,仍挡不住活泼好动的小猩猩对远方来客的好奇,肆无忌惮地企图接近他们的近亲一我们。
妈妈把小猩猩搂在怀里,不断地抚摸亲吻并开始细心地为宝宝梳理毛发,宝宝安静下来,享受着温柔母爱,原始森林四周宁静平和,看着眼前母子情深的温馨画面,我竟有些恍惚,不知今夕何夕……,这珍贵一幕已然携刻心田、铭记脑海!
大卫的介绍又传入耳中,这只小猩猩出生之后,它的妈妈Betina基本上是一直抱着它的,因为大猩猩幼崽4-5个月才能行走,到了6个月自己开始学着大人吃植物,8个月可以吃固体食物,到了3岁断奶,4-5岁左右才会离开母亲独立成年。
而像Betina这样的雌性大猩猩与雄性有显著差异,体型只有雄性一半大,主要是照顾年幼的家庭成员。
雌性大猩猩在7-8岁达到性成熟,一般在10-11岁才开始生育。雌性大猩猩在生育前将离开它们出生的族群,然后加入另一个族群。雄性大猩猩通常到15-20岁才开始交配。大猩猩没有特定的交配季,通常情况下,雌猩猩每胎只产一个幼崽。40岁的雌猩猩通常将生育2-6个孩子。
Bitukura家族的几个年轻黒背猩猩从我们身边走过,只是仍没有见到家族首领银背大猩猩Mugisha,我正想提问,大卫在一旁提醒大家,一个小时已过,准备下撤。
依依不舍地再最后看一眼Betina母子,向正骑在妈妈背上玩耍的小猩猩挥挥手,轻轻地道声珍重,再道声再见!
Umubano家族,银背大猩猩,巨型金刚、温柔巨人
虽然在Bitukura家族见到了二当家银背大猩猩Rukumu,但他光顾着进食,自始至终身子都没抬一下,所以呢,那个著名的银背,(背部长出的一圈银色毛发),我们是一根银毛毛都没瞥见,而与银背大当家Mugisha,更是连个面都没照上,相当遗憾。
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接下来要拜访的卢旺达火山国家公园的大猩猩家族了。
因为已经有了在乌干达看大猩猩的艰辛徒步经历,而被荨麻侵犯过后身上红肿仍未全消,隐隐有些许又麻又痒的难受感觉。这一次我向我们的司机要求参加一个徒步最容易的小组。
卢旺达火山国家公园群山连绵,巍峨火山,莽莽雨林,气势恢宏。
容易小组很容易,徒步不到一小时,持枪守卫已经找到我们要看的Umubano家族了,我们再次把柺杖背包和雇的背夫留在了后面,跟着卢旺达火山国家公园的向导(Kary)凯瑞和几个持枪的守卫走向密林深处。
一个巨大的黑色身影穿越眼前的树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正望向我们,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背上那一圈显著的闪着光亮的银色白毛,毫无疑问,他就是传说中的巨型金钢,银背大猩猩。
听向导凯瑞说,我们运气超级好,今天第一个上来招呼我们的,就是Umubano家族的首领Charles,与英国王储查尔斯同名。
银背大猩猩是成熟的雄性,一般到12岁时背后会长出一丛银灰色的毛而得名,他们身高有1.5到1.8米,体重达150到200公斤。
在山地大猩猩的世界里,一般一位银背大猩猩率领着几名成熟的雌性、几名年轻成员黑背猩猩和几个幼仔一起过日子。那些尚未性成熟的黑背猩男孩會在11岁后离开族群,自己开始谋生过活。
別看大猩猩孔武有力,其实银背大猩猩在家族里不仅要负责族群的安全,寻找食物和水源,还要调族群內其他成员之间的吵架打架纠纷。
和平状态下,首领大猩猩的任期一般为5年,期满后由族群內更強壮更年轻的雄性猩猩继任。而如果首领在位时被杀死,或者发生像Bitukura家族的首领从大树上摔下而意外身亡的不幸事故,而首领又沒有指定的继承人,那么这个族群会被严重的破坏,外来的首领会釆用激进残忍的手段平息族群纷爭,那就是杀死前任首领的婴儿,而逼迫母猩猩交配、尽快怀上自己的孩子。
不过凯瑞说咱们这个Umubano家族的大当家查尔斯成家立业并没有按照猩猩家族的固定套路出牌。
查尔斯原属Amahoro家族,在这个家族的首领突然生病死亡后,按照规矩应该是二当家查尔斯顺利接班,但排位第三、一样觊觎王座的银背大猩猩Ubumwe用武力斗败查尔斯而登上王位。
查尔斯那咽得下这口恶气,登不上王位,咱就另起炉灶,一怒冲冠的查尔斯从家族里捎上了二个相好的母猩猩离家出走,重新组建Umubano家族,很快的生儿育女。查尔斯年轻有为,爱老婆疼儿女,把家族管得井井有条,旁边几个家族里的母猩猩看在眼里,对查尔斯爱慕不已并一起投奔了过来,这不,今天的Umubano家族兵强马壮、欣欣向荣,共有13位家庭成员。
我向查尔斯投去无比钦佩兼崇拜的眼神,查尔斯看上去体重差不多有二百公斤、脸孔幽黑,眼神顾盼生辉、充满智慧。一个威严如神话一样的巨人,电影“金刚”把他们形容成凶猛的野兽,而此刻就在我脚跟前的银背大猩猩,真的是非常宁静、平和。他们是所有人猿中的素食者,是最最温柔的巨人。
山地大猩猩是食草动物,成年雄性大猩猩一天可以吃34公斤的植物,雌性能吃掉18公斤。他们的食物中,植物的芽、茎和树叶占了四分之三。
这一刻,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Umubano家族大大小小的猩猩或坐或站或攀爬在树上,嚼食的声音此起彼落,到处都是饱食的幸福,伊甸园里,一片祥和。
毫无征兆下,查尔斯突然站起来猛烈拍打着胸脯,然后有些怒气冲冲地朝我们走了过来,后面紧跟着的一头母猩猩怀抱婴儿一闪而过。
狭路相逢,已经来不及退避,我们学着向导凯瑞,立即低头弯腰蹲下,凯瑞同时”嗯哼”几声大猩猩语言,让它明白我们并无敌意,大约1分钟左右,查尔斯怒气全消,“嗯哈”几声算作友好回音,然后转身离开。
凯瑞介绍,刚才闪过的母猩猩怀里抱着的是她才出生三天的新生婴儿,所以爸爸妈妈特别紧张,查尔斯刚才的举动纯粹是为了保护妻儿。而我们则运气不佳,无法看到刚出生三天的小宝宝。
查尔斯选择了一个离我们不远的山坡坐下,很放松地带着太太、孩子们再次开始进食,看他们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互相依偎、觅食,孩子们在树上跳跃、荡漾,有那么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看一眼他们,跟我们几乎一模一样,类似的面孔、相似的动作,仅仅2%的基因差异,他们是我们的近亲,不正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吗?
想到这儿,心头一热,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我再次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它们,又好想就这么一直跟他们呆在一起。
不知不觉中一小时活动时间已到,又要下撤了,可是,那舍得离开?这儿山间薄雾弥漫、鸟儿清脆低吟,这儿没有恐惧、没有忧虑、没有暴力、没有饥饿,这儿处处充满了爱和温情!
有个小猩世界闻名
在乌干达的追猩小组里,碰到一对来自英国的夫妇,刚从卢旺达过来,得知我们第二天要过去,向我们传授经验,他们在那边特别要求追踪Sabyinyo大猩猩家族,因为这个家族有个小猩、世界闻名!
Sabyinyo家族的这个小猩之所以如此出名,全赐她有个赫赫有名的世界首富爸爸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全家在2006年首次来到卢旺达探访大猩猩,追踪的正是这个Sabyinyo家族,刚巧赶上Sabyinyo家族的一头母猩猩产女,卢旺达政府邀请比尔盖茨为新生儿宝宝取名,这等喜事好事,比尔盖茨当仁不让,给宝宝取名为Keza,当地话的意思是小可爱,并领养了小可爱。当然了,也顺带着为当地捐款、成立大猩猩保护基金会等等。
比尔盖茨心系小猩女儿Keza,不仅自己出巨资保护大猩猩,还拉上了老朋友巴菲特。
当然啰,80多岁的巴老爷子已经不易远行非洲、更无力亲自攀爬海拨几千米的高山丛林去一探好朋友比尔.盖茨的养女小可爱Keza,不过巴老爷子重情重义、是绝对不负好朋友盖茨所托的。山高水远,自己难以成行,就派60多岁的长子霍华德巴菲特代表,几次前往卢旺达,亲探山地大猩猩。
保护大猩猩
二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起共商大计,出巨资巨力来宣传保护大猩猩。
我们的卢旺达导游凯瑞,虽未曾有幸亲自接待过盖茨先生,但几年前盖茨的儿女来卢旺达探望小猩妹妹Keza,正是凯瑞亲自带领着他们上山一探小可爱Keza的。所以呢,凯瑞是逢人必说一嘴。
而与我们同组的瑞典夫妇则是一脸喜气,可不是,今天与我们一起刚刚探访过Umubano家族,不过瘾啊,明天又安排了一场,要探访的正是Sabyinyo家族,而重点要探访的就是比尔盖茨的小猩养女:小可爱Keza,瑞典夫妇特别要求并连续二天探访大猩猩才获得的机会哦……
卢旺达的老百姓对小可爱Keza也是充满了深深的感激感恩之情。
比尔盖茨爱屋及乌,心系小猩养女Keza,情系卢旺达的贫苦百姓,除了保护大猩猩,盖茨夫妇联手巴菲特出巨资在卢旺达成立了各种妇女儿童基金会,为她们的医疗卫生谋福利。
支援非洲人民,竟也成了比尔盖茨退休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猖獗的偷猎,疾病、战争及失去栖息地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让山地大猩猩的生存岌岌可危。60年代,全世界的山地大猩只有475只。到了80年代,数量降到254只。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美国动物学家戴安.弗西Diane Fossey,山地大猩猩也许已经灭绝了。人类今天对于山地大猩猩的再认识和保护,也是基于戴安最初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1983年,《迷雾中的大猩猩》(Gorillas in the Mist)一书面世,戴安弗西在书中以生动翔实的笔调,叙述了她在卢旺达丛林研究山地大猩猩长达18年的艰苦经历与成果,全面揭开了原本蒙在山地大猩猩身上的神秘面纱,让全世界意识到山地大猩猩所面临的危机和必需的保护!
让人震惊而又感难过的是,四处呼吁保护山地大猩猩的戴安弗西,却无能保护自己,1985年,年仅53岁的她,在卢旺达研究营地被枪杀,迄今仍未破案。
今天,若问什么是大猩猩的威胁?还是人类、还是与日俱增的人类开发活动:盜猎、战乱、屯垦,都严重威胁到这个濒危物种的生存空间。我们人类正在消灭自己的近亲,如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大表哥”、这个和人类最相似的近亲将从地球上消失。
就让我们牢记黛安.弗西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吧:当你了解整个生命的价值时,就不会沉湎于过去,反而会致力于未来的保护!